“满目金黄香百里,一方春色醉千山”,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用绚丽的色彩映衬2018年初春的美,而在扶贫干部的心里,美不仅在春天,也更在每一个贫困户的坚强的笑容里。
从事精准扶贫工作两年多,接触过许许多多不幸的家庭和困难群众,不幸总有千千万万种,但幸福总是相似,那就是源自贫困户自身的“坚强”。
小廖的家庭是中里乡的“十三五”建档立卡贫困户,20年前兄长病逝,嫂子的离家出走,留下未满周岁的侄儿,对这个困难的家庭来说雪上加霜。面对家中还有两个年迈而精神频临崩溃的父母,小廖在她18岁那年,选择了坚强,她主动撑起了这个面临破碎的家,在市区里跑业务、打短工,为了更好照顾家庭,她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去学理发技术。21岁那年,在亲人朋友的帮助下,在附近的街道上开了一家理发店,一边打理生意,一边照顾家庭。也许是身上背负太多的角色,在岁月的流逝里,她遗忘了自己美丽的青春,忽略了身边美丽的爱情,如今38岁的她依然还是两个老人的孩子,侄儿的“妈妈”。作为帮扶人,我曾经问过她后悔吗?她笑着回答:不后悔,我不能选择消沉,唯有坚强,我的家才能迎来好的生活。
小龚是我接触到的另一个不幸家庭的户主,妻子精神残疾,生活不能自理,家中育有四孩,为上学的适龄儿童,其中两个也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。在很多地方,像这样的家庭,很多人选择自怨自艾,坐等政府兜底了。但小龚并没有选择放弃,而是选择了自强自立,背负着家庭沉重的负担,在家中养殖牛羊,苦于没有技术和资金,收益并不好。在工作队入户宣传贫困户小额信贷政策的时候,他的要求很简单,不要求送物送钱送资金,而是希望能获得贷款的政策和技术培训,让他扩大牛羊养殖的规模,增加收入。
如今,这两户贫困户,我依然经常去看望,他们的生活虽然在短时间内还没有达到富裕的水平,但也有了很大的改观。小廖依然勤勤恳恳经营着她的小店,每年的春节期间还在小店外卖对联,也因为技术好,人也乐观善良,收入比较好,日子渐渐好了起来。小龚也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,参加了养殖专业技术培训班,如愿地扩大了养殖的规模。
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,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,面对生活的困难和不幸,这两个困难的家庭没有怨天尤人,在他们的笑容里燃烧的是他们的坚强、燃起的却是美好生活的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