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妈妈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,长得并不漂亮,总是扎着两个并不对称的辫子,穿着也不讲究,一件新衣服,总是在走亲戚或赶集的时候才穿。在我上大学时,箱子里还留着妈妈出嫁时的新衣服和新鞋子。在我眼中,妈妈是最节俭的。
只要妈妈去赶集,就一定会给我们买些好吃的东西,尽管当时穷得叮当响。在红薯、玉米出来的季节,妈妈用做饭的余火给我们烤红薯,烧玉米。在我眼中,我们是最幸福的。
春天里,干枯了一冬的沟渠里好不容易来水了,看到欢快的流水,忍不住一脚踏进去,弄湿了裤管,回去准被妈妈狠狠的批评。夏天,炎热难耐,回到家急急忙忙洗个冷水脸,凉水脚,这时妈妈会说这样容易患风湿。秋天,妈妈不让吃凉的,说容易吃坏肚子。冬天,妈妈总是怕我们穿少了衣服,会着凉感冒。在我眼中,妈妈是最爱唠叨的。
那时,我多么渴望长大。然而,妈妈并没因为我的成长放下对我们的唠叨和牵挂,在妈妈心目中,我们始终是那个长不大的娃。我们开始反感,开始烦她。妈妈讲的话我们当成废话,妈妈说的事我们当成谷子,烂芝麻。为了堵住妈妈的嘴,我们还说些狠心话去伤害她。
可怜天下父母心,养儿才知父母恩。轮到我当了妈妈,在跟儿子说话时才明白什么叫话不投机半句多,只要儿子不爱听的,多说一句,他就会不耐烦的说:知道了,真罗嗦,然后把耳朵捂起来说:越来越像外婆。有时做事比儿子要求的速度慢,让他略等了一阵,他会极不耐烦的嚷嚷道:快点,磨磨蹭蹭的。听着心里极不舒服,可我不也烦妈妈做事不够利索,不够高效吗?儿子做错事,很少主动认错。我回忆自己的童年,有次中午放学,我不直接回家,几个同学躲在山坡上玩抓石子,回到家被妈妈罚跪,让我认错,我不认,妈妈忍无可忍,打了我。我任凭妈妈打,竟一言不发。这不正成了儿子现在的翻版吗?
为了给我带孩子,连赶集都晕车的妈妈,赶几千里路,转几多次车,一路上吐得稀里糊涂,几天都恢复不了元气。妈妈却毫无怨言,默默承受着。从农村到城市,妈妈作了脱胎换骨的改变,无论是语言还是习惯,对于只字不识的您来说,我想象不出那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毅力。今天,我只能发自肺腑的说:妈妈,您辛苦了!妈妈,我爱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