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瞳瞳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接连不断的鞭炮声,炸出了新年的喜悦,喜气洋洋的红对联,贴出了新年的热闹,家家户户显出一派辞旧迎新的气象——这便是除夕的写照。
在我们老家,除夕这天最有趣的习俗就是晚上十二点到吴家厅堂开年。全村的男女老少欢聚一堂,热闹非凡,团团圆圆。老厅堂像一位母亲,在欢迎她的儿女归来。厅堂一改往日的冷清气象,挂上红灯笼,贴上了各色年画,张灯结彩,装饰一新,香炉里莹光闪烁,供台上供品成堆。此时的厅堂早已人山人海,水泄不通,热闹极了。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,把目光一齐投向悬挂在墙上的大钟。
“咚,咚……”钟声响起来了!我们欢呼雀跃,急忙燃起爆竹。“劈哩啪啦……”爆竹迎合着钟声炸响,火花四溅,在烟雾迷漫里,我们都绽放了如花的笑脸,洋溢着对新年的期待。大家相互祝贺着,祝对方在新的一年里美满幸福。带着人们美好的祝愿,绚丽夺目的礼花划破星空,像彩色的水滴,滴在星空里。一朵朵,一片片,让人眼花缭乱,这真是火树银花一片天啊!
“新年好啊,新年好啊……”我们打着拍子,齐声欢唱起来,歌声里,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祝福。一曲终了,大家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,年纪最长的七伯公又絮絮叨叨地讲起厅堂的历史来。大人们听得津津有味。我们小孩子自然不理论这些,便充当起“糖果使者”——把原先供的供品拿下来,分发给在坐的各位大人,这样,在新的一年里才会丰衣足食,衣食无忧。“下糖果雨喽!”淘气的我们一边喊着,一边撒啊撒,糖果便像雨点落下来,大人们看着我们的幸福样,不由得也笑了。
糖果饼干撒完了,我们也吃饱了,大人们依然侃侃而谈,谈起当今的发展,赚钱的门路。小孩子们自然是坐不住,便出到院子里放礼花,点炸炮。最有趣的是,有一种“许愿炮”,点燃后把它抛至空中,它就像流星一样,拖着长长的尾巴,这时,就可以许愿了。我们放了许多许多的“流星”,许了无数的愿望,这些愿望是否会实现呢?
就这样,我们一起闹到凌晨三点,最后依依不舍地回家了。在那老厅堂里,还有爆竹的纸屑,还有满屋的“糖里雨点”,还有我们的欢声笑语,还残留着我们的喜悦。
除夕夜的开年,为新的一年开了一个好兆头,也成了我成长中的一道风景。现在,这件事我依然记忆犹新,它在记忆的长河里闪闪发光——这样的开年真有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