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小龙会>会员访谈

会员访谈MEMBER INTERVIEWS

诗书画邮 乐而忘忧——访集邮达人苏晨光

返回 发布时间: 2012/6/18 11:24:18 | 作者: 小龙集团

    在盛世名门,有这样的一个普通的老人,普通到在大街上很快就会没入人群。然而他的“邮龄”长达六十余载,不仅收藏有珍贵经典的邮票、明信片、信封等上万枚,还举办邮展、钻研书法、画画、雕刻……他,就是荷香六街的苏晨光老人。

百枚龙片庆龙年

    “这是1月5日壬辰年邮票首发日去贵港龙山盖的邮戳,除了龙山,还去了东龙、桂平的石龙跑戳。龙年龙片龙邮龙戳,非常有纪念意义。”在4月27日的邮展上,苏老耐心地向前来参观的市民讲解着参展龙年封、龙年片背后的故事。为了这个龙邮展,他前后忙活了半个多月。

    邮展上,一套栩栩如生的龙年封吸引了广大市民的目光。这是苏老亲手设计的壬辰龙,一套10枚,模样、神态各异。上边的邮戳日期有两个,1月5日为首日封,1月23日(农历正月初一)是拜年封。盖上邮戳后,苏老便将自己设计的龙年封、龙年片送给亲朋好友。令人惊讶的是,苏晨光的龙年封、龙年片不是批量印刷的,每一个信封上的龙都是他亲手画上去的。“画了大概有两三百吧,手绘封虽然没有多大价值,但是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......”

    与别的集邮家不同的是,苏老偏向于集邮戳。邮票还能用钱买回来,但收集邮戳只能与全国各地的票友交换,比较费时费力,但苏老乐在其中。因为集邮戳,他不仅能认识全国各地的邮友,还能与他们交流集邮心得。“我现在正在收集带‘龙’字的地名戳,听说全国有1000多个,通过各地的邮友,我已经收集了100多个。”苏晨光解释,带“龙”字的地名戳即全国各地带有“龙”字的地名,包括市名、县名、村名等,比如贵港的石龙、东龙、龙山等等。“龙封龙片龙票龙戳庆龙年,我今天拿出来展的全部都与龙有关,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丰富多彩的龙文化。”

集邮博览古今

    苏老是上海人,在文革中,辗转来到贵港。他从小便开始集邮,起初是为了临摹信封、邮票上花花绿绿的图案,久而久之便开始有意识地分类集邮。但是在文革的那一场浩劫中,他所有邮集皆被没收,直至2000年后才开始重新收集各类邮品。至今已集有厚厚的二十多本册子,每本800多张各种珍贵的票、封、片,这些就是他的心头宝贝。

    谈到集邮,苏老甚是欢喜,拿出自己珍藏的邮集,小心翼翼地翻看。“这是文革时候用的布票、粮票,还有猪肉票。非常珍贵,现在有钱也很难买到了。我跑遍了全国,才集得这么几十张票。”回忆起文革时的那段艰苦岁月,苏老慢慢摩挲着邮册,说,“这些票是对那段日子的一种纪念,也让我的子孙对那段历史有一个更直观、更深刻的了解。”

    在苏老的引导下欣赏邮集,感觉像在欣赏连环画,连对邮票一窍不通的人也会爱不释手。苏老喜欢收集全国各地的景点门票,单是南山寺各个时期的门票就有6种。一元、四元、十三元......顺着苏老的解释,加上门票上文字介绍及图案的变化,你能从这些五彩斑斓的油品中了解到时代的变迁,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有力见证。

方寸间寻找乐趣

    很多人把收藏当作投资手段,但在苏老这儿,却是“不为赚钱,只为兴趣”。 2010年,苏老有幸得到了一张中央电视台大型综艺节目《欢乐中国行》走进贵港的晚会门票,但他却没有进场观看,因为进场要撕掉副券,他舍不得。当时有人想用300块钱买这一张票,但苏老拒绝了,他说,这张票是用来收藏的,给多少钱都不卖。

    除了集邮,苏老还有个爱好:临摹伟人诗词。小小的明信片上,可书写的空间不多,但苏老能把一首毛泽东的《满江红》,书写在20平方厘米的方格里,惟妙惟肖,堪称一绝。“开始我也不会写,而且也没有这么细的笔,所以只能用普通的签字笔进行练习、模仿,练习多了,慢慢就掌握了下笔的技巧。”苏老一边说一边拿出了自己制作的长达五米的卷轴,里边都是毛泽东的诗词和画像,“毛泽东、邓小平、孙中山......这些伟人的字迹我都练习过,以前还篆刻他们的画像和图章,现在老了,容易眼花,所以就不刻了。”

    “诗书画邮,乐而忘忧”,说的大概就是像苏老这一类人。苏老常说,集邮让他有了精神追求,开拓了视野,也让他老有所依,老有所乐。


邮展上的苏晨光

苏老与邮友交流